危害癥狀:番茄苗期、成株期均可發病,為害葉、莖、花序和果實。一、苗期染病,子葉先端變黃后擴展至幼莖,產生褐色至暗褐色病變,病部縊縮,折斷或智力,濕度大時病部表生濃密的灰色霉層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二、真葉染病,產生水漬狀白色不定形的病斑,后呈灰褐色水漬狀腐爛。幼莖染病亦呈水漬狀繼縮,變褐變細,造成幼苗折倒,高濕時亦生灰軍狀物。成株葉片染病多字葉尖向內呈"V"字形擴展,初水漬狀,后變黃褐色至褐色,具深淺相間的不規則輪紋。莖或葉柄上病斑長橢園形,初灰白色水漬狀,后呈黃褐色,有時可見病處因失水而出現裂痕。三、果實染病時,蒂部殘存花瓣或臍部殘留柱頭首先被侵染,并向果面或果柄擴展,可導致幼果軟腐;而在青果上病斑大且不規則,灰白色水漬狀,邊緣不明顯,果肉軟腐,最后果實脫落或失水僵化,病果后期可見灰色霉層,又是在青果上出現直徑5-10mm的淡綠色至白色圓斑,不凹陷,不腐爛,圓斑中部為淺褐色粉狀凸起,俗稱"鬼斑狀"。五、花彎。花彎變為暗褐色,隨后干枯。以上發病部位在濕度大時均生稀疏至密集的灰色或灰褐色霉層,即灰每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發病規律:一、發病時期。在日光溫室中發病流行過程可劃分為3個時期。定植后3月初至4月上旬為葉部灰母病的始發期,該時期病情平穩發展;4月上旬至4月下旬,為葉部灰霉病的上升期,此時病害發展迅速;4月下旬至5下旬為該病發生高峰期。病果發生時期:番茄定植后20~25天(3月末)第1層果開始發病,之后病果迅速上升,4月中旬至5月初為盛發期;以后隨著溫度上升溫室開始大放風,病情下降;第2層果在4月10日開始發病,之后病果率迅速增長,4月末至5月初達到高峰;第3層果在第2層果發病后15天開始發病,病果增至5月初后下降。二、氣候因素。溫暖濕潤是灰毒病流行為害的主要條件。灰霉病原發育適溫為20-23C,相對濕度要求95%以上。早春棚室的生態條件恰好溫暖濕潤,很容易引起發病。連陰天、寒流天、澆水后濕度增大易發病。三、栽培因素。植株徒長、棚室透光差、光照不足易發病。管理不當、粗放耕作、過于密植、氮肥不足或過量、領秧綁架過晚、灌水后放風排濕不及時、陰雨天灌水、施用未腐熟的農家肥、病果及病葉不及時清理等易發病。四、越冬與初侵染源。病原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及分生孢子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。條件適宜,菌核萌發,產生菌絲體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。五、傳播特點。分生孢子成熟后脫落,借氣流、雨水或露珠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。萌發時產出芽管從寄主傷口或哀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組織上侵入。
病害病原:病原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.屬半知菌亞門真菌。一、形態。分生孢子梗細長,深褐色,數根叢生,頂端具1~2次分枝,分枝頂端簇生分生孢子成葡萄穗狀,梗大小(960~1200)ymx(16-22)pm,分子孢子單胞,無色,短梯圓形,大小(12~18)jumx(9~13)m,聚集成堆時呈灰色。菌核由菌絲組成,形狀不規則,大小(1~40)mmx(1~7)mm,多產生于寄主表皮層下面。二、特性。病原為弱寄生菌,腐生性強,可在有機物上腐生。分生孢子在13.7~29.5℃均能萌發,但產生分生孢子與孢子萌發的適溫為21~23℃,分生孢子抗旱力強,在自然條件下能存活138天。三、寄主。這種病原可以侵染番茄、辣椒、黃瓜、草莓、萵芭、韭菜、花生等。
防治方法:①25%啶菌噁唑乳油(低毒)
使用53-107毫升/畝噴霧(保護+治療)
一、未發病或發病初期葉面噴霧,施藥間隔期7-8天,噴藥2-3次。二、發病初期施藥,防治效果最好,發病重時需采用高劑量。三、暫定本品用于防治番茄灰需病安全間隔期3天,每季最多使用3次。
②75%異菌多錳鋅可濕性粉劑(低毒)
使用100-140克/畝噴霧(治療性)
病害發生前或發生初期開始噴藥,問隔4-5天,連噴2-3次。本品為內吸混配殺菌劑,按推薦劑量使用,對灰妥病有較好防效。安全間隔期:番茄15天,每季最多用藥次數3次。不可與強酸及堿性物質混用。